七秩京腔潤天山
在烏魯木齊京劇院《七秩芳華 京腔新韻》團史展上,一面1958年演出《渭干河》時使用的老手鼓靜靜陳列,鼓聲雖歇,卻仿佛仍在訴說著京劇在天山腳下傳唱七十載的動人篇章。從1955年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(qū)同齡誕生,到如今成為文化潤疆的鮮活載體,烏魯木齊市京劇團(新疆京劇團)以其堅守與創(chuàng)新,讓國粹藝術在邊疆熱土上枝繁葉茂。
戈壁紅柳 生生不息
1955年,烏魯木齊市京劇團(新疆京劇團)正式成立,京劇的西皮二黃開始在天山南北回蕩。這個長期扎根邊疆的劇團,戈壁紅柳般綻放出絢麗的藝術之花。
1964年6月21日,劇團原創(chuàng)現(xiàn)代京劇《紅巖》赴京參加全國京劇現(xiàn)代戲會演,被稱贊“把邊疆的精氣神唱出來了”。
烏魯木齊市京劇團(新疆京劇團)黨支部書記郭永紅介紹,70年來,劇團演出足跡遍及天山南北及京津滬等地,涌現(xiàn)出趙德鳳、宋紫珊、吳士衡、楊寶瑞等表演藝術家。1958年,劇團緊扣新疆建設題材創(chuàng)排《渭干河》,首次嘗試在京劇伴奏里加入手鼓(達甫);1977年復排《紅燈照》,融入維吾爾族舞蹈的旋轉身段;1980年推出連臺本戲《封神榜》,用熱瓦普的彈撥音烘托神話場景;1995年創(chuàng)排《陸遜拜將》,在武將亮相動作里借鑒哈薩克族馬上姿態(tài)。這些創(chuàng)新實踐,都在今年10月4日舉辦的團史展中重現(xiàn)。
500余張文獻照片、前輩用過的戲服頭面、手寫的劇本手稿……展覽里的一張張圖片、一件件實物,將70年歷程鋪成一幅鮮活的藝術長卷。該展覽已作為常設展免費開放,成為各族群眾了解京劇邊疆發(fā)展史的重要窗口。
惠民之路 遍灑芳華
“演員唱《梨花頌》時,伴奏里有獨它爾的聲音,感覺特別好聽?!鄙嚳h居民古力巴哈爾·阿木提在看完劇團“送戲下鄉(xiāng)”演出后這樣說。
這份認可的背后,是劇團數(shù)十年如一日的堅守。
2023年5月,劇團赴和田地區(qū)進行“文化潤疆”專項巡演,19名演職人員帶著3把京胡、2面手鼓、1把彈撥爾,歷時近一個月,走遍和田地區(qū)七縣一市,深入92個鄉(xiāng)村、學校、社區(qū),累計行程3200余公里,吸引1.62萬余名各族群眾現(xiàn)場觀演,創(chuàng)下建團以來“時間最長、行程最遠、覆蓋面最廣”的巡演紀錄。
2024年,劇團惠民腳步繼續(xù)向南疆延伸。在喀什地區(qū)“我們的中國夢——文化進萬家”活動中,劇團不僅帶來《梨花頌》《霸王別姬》等經典選段,還專門用賽乃姆舞蹈動作搭配京劇唱腔編排了《石榴紅了》片段,中間穿插“教孩子畫臉譜”“教村民唱念白”等互動環(huán)節(jié),直接惠及4.2萬余名各族群眾,收集觀眾反饋建議130余條。京劇的韻律伴著民樂的旋律,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。
融合創(chuàng)新 京韻新聲
新編歷史京劇《故土新歸》演出時,觀眾郭振榮為該劇融入的少數(shù)民族音樂旋律熱烈鼓掌。這部由烏魯木齊市京劇團(新疆京劇團)與國家京劇院聯(lián)合創(chuàng)排的作品,以左宗棠收復新疆為歷史藍本,歷經兩年打磨,于今年7月6日首演,引發(fā)熱議。
舞臺上,胡楊造型的道具與傳統(tǒng)京劇的“一桌二椅”相映成趣,天山云海的投影隨劇情流轉;“收復伊犁”段落則以單皮鼓的急促節(jié)奏增強緊張感;表演上,馬舞片段借鑒哈薩克族騎馬時的揮鞭動作,連龍?zhí)籽輪T的隊列變換,都參考了維吾爾族麥西熱甫的轉圈隊形,讓“新疆故事”有了獨特的京劇表達。目前,該劇已成功入選2025年度國家藝術基金大型舞臺劇和作品創(chuàng)作項目,計劃在新疆巡演20場,還將赴國內其他省份開展文化交流。
《故土新歸》采用國家院團+地方院團的A、B角模式:國家京劇院演員擔綱A角保證藝術高度,劇團青年演員王晨羽、麻璇等任B角。首演后,B角已在烏市演出2場,在哈密、伊犁等地演出3場,觀眾好評率達98%。這也為新疆京劇培養(yǎng)了后備力量。
創(chuàng)新不止于舞臺。今年4月,劇團與北方昆曲劇院在北京正乙祠戲樓聯(lián)合舉辦“大都雅韻·北疆京聲”文化交流活動。現(xiàn)場演奏融合新疆手鼓、熱瓦普的京劇新編選段《簇簇紅柳金色》,前奏用熱瓦普奏出京劇《貴妃醉酒》的旋律,間奏加入手鼓的“咚噠、咚噠”節(jié)奏,引得現(xiàn)場觀眾跟著節(jié)奏拍手,氣氛熱烈。活動中,雙方還達成共建“數(shù)字戲曲長廊”的合作意向,計劃將《故土新歸》《石榴紅了》等劇目的精彩片段,制作成融入新疆民樂解說的短視頻,通過直播平臺推送給青少年。
京腔在新時代的新疆唱出新韻。烏魯木齊市京劇團(新疆京劇團)用70年的堅守證明,在新疆的熱土上,京劇這門古老的東方藝術在與艾捷克、賽乃姆的碰撞中,已成長為枝葉繁茂的文化之樹,持續(xù)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注入鮮活的藝術力量。
石榴云/新疆日報記者 王新紅
文娛新聞精選:
- 2025年10月27日 19:39:45
- 2025年10月27日 11:56:57
- 2025年10月27日 11:23:15
- 2025年10月27日 11:11:51
- 2025年10月26日 19:03:36
- 2025年10月26日 16:05:18
- 2025年10月26日 11:01:29
- 2025年10月26日 08:58:53
- 2025年10月25日 18:11:25
- 2025年10月25日 14:10:15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京公網(wǎng)安備 11010202009201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