综合图区自拍另类图片,中文字幕高清av在线,亚洲熟妇久久精品,一卡二卡≡卡四卡高清乱码,亚洲欧美在线观看

(文化中國行)探訪祖國邊陲“行走的思政課堂”:文物為媒,根植信仰

分享到:
分享到:

(文化中國行)探訪祖國邊陲“行走的思政課堂”:文物為媒,根植信仰

2025年08月21日 18:58 來源:中國新聞網
大字體
小字體
分享到:

  中新網烏魯木齊8月21日電 (史玉江 孫麗娜)地處我國西北邊陲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九師白楊市,通過深挖紅色資源,以文物為核心紐帶,串聯紅色景點、聯動各方力量,構建起“行走的思政課堂”。

  愛國情懷“地標”:小白楊哨所

小白楊哨所。(資料圖)孫雪 攝

  秋日的小白楊哨所,陽光透過挺拔的白楊樹灑下斑駁光影,哨所旁的“小白楊”雕塑前,總有游客駐足久久凝視。

  義務巡邊、種植“愛國戍邊林”、體驗少年軍校營……近日,記者在小白楊哨所注意到,游客可在此沉浸式感受紅色戍邊文化。

  這座因一首軍旅歌曲《小白楊》聞名全國的哨所,眾多游客心向往之,如今已成為當地紅色旅游線路上愛國情懷的“精神地標”。

  “在這里,我感受到濃厚的紅色文化,身為中國人,我為祖國驕傲和自豪。”蘇州游客劉明珠說。

  英雄精神“活化石”:孫龍珍屯墾戍邊陳列館

  走進孫龍珍屯墾戍邊陳列館,場景復原技術讓參觀者“穿越”到1969年的戈壁:沙丘旁,復原的羊群、馬背上的巡邏裝備,與泛黃的日記、磨損的軍帽等實物展品呼應,再現孫龍珍為捍衛(wèi)國土、保護戰(zhàn)友壯烈犧牲的瞬間。

  “當時她已經懷有身孕,卻毅然沖在最前面……”講解員說到此時,聲音帶著哽咽,不少參觀者紅了眼眶。在這里,文物不再是冰冷的展品,成為承載著英雄精神的“活化石”。

少先隊員在孫龍珍屯墾戍邊陳列館上思政課。孫雪 攝

  孫龍珍民兵班班長溫童瑤表示,經常走訪這里的老人是民兵班的一項傳統?!傲私馑麄兡莻€年代的工作生活環(huán)境,并與兄弟單位進行組織交流,讓紅色故事傳遍全國。”

  溫童瑤介紹,自孫龍珍民兵班成立,每位民兵既是“傳唱者”,也是“講解員”。

  赤子情懷:魏德友戍邊事跡展覽館

  在魏德友戍邊事跡展覽館內,一雙磨穿鞋底的膠鞋、一個用了30多年的舊收音機、一本記滿巡邏路線的筆記本,靜靜訴說著“七一勛章”獲得者魏德友扎根邊防60余年的故事。

  “魏德友和妻子劉景好住地窩子、喝雪水,在無人區(qū)巡邏里程達20多萬公里,相當于繞地球5圈。”該展覽館負責人劉佳佳介紹,通過實物展示與多媒體互動,游客能直觀感受魏德友“家是界碑,國是中國”的赤子情懷。

  “魏德友老人說,他這輩子就做了一件事:守邊。這簡單的一句話,背后是60余年的風雨無阻。”在164團幸福社區(qū)的活動中心,一場“紅色文化進社區(qū)”活動正在進行,老軍墾段延清結合自己的經歷,為居民們講述英雄事跡,臺下不時響起陣陣掌聲。

重走戍邊路。孫雪 攝

  如今,這條融合了小白楊哨所、英雄紀念館、屯墾遺址的紅色旅游線路,已成為疆內外游客的“打卡地”。數據顯示,今年1至6月,該沿線景點接待研學團隊和游客超10萬人次。

  “大思政課”實踐:全社會參與

  “大家好,我是‘小小講解員’李雨桐,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孫龍珍烈士的故事?!痹趯O龍珍屯墾戍邊陳列館,12歲的李雨桐身著紅色馬甲,用清脆的聲音講述著英雄事跡。

  第九師白楊市教育局黨組成員、副局長高小平介紹,當地與14所學校簽約共建“大思政課”實踐基地,推出“小小講解員”培訓機制。李雨桐作為“小小講解員”隊伍的一員,已在這里為200多批參觀者提供講解服務。

  高小平表示,中學將思政課“搬”到小白楊哨所,學生們體驗站崗、唱《小白楊》;組織“重走魏德友巡邏路”活動,學生們頂著烈日在戈壁灘行走。當地還通過校地合作催生出一系列特色研學活動。

  “當學生們撫摸著魏德友爺爺用過的工具,看著孫龍珍烈士的遺物,眼神里透露著崇敬?!备咝∑秸f,這種教育模式讓思政課有了溫度和深度,孩子們從小懂得守護家國的意義。

  記者注意到,在當地社區(qū)廣場的流動展覽上,孫龍珍烈士的照片、魏德友巡邏的影像資料、小白楊哨所的歷史變遷圖,吸引著民眾駐足觀看。

  在“文物背后的故事”講座中,當地文史專家解讀每件展品的來歷,讓居民了解“一棵小白楊為何能成為精神象征”“普通戍邊人如何書寫傳奇”。

  如今,越來越多的居民自發(fā)加入紅色文化傳播隊伍,有的擔任社區(qū)講解員,有的創(chuàng)作戍邊主題書畫,有的帶著孩子重走紅色線路。

  “文物是歷史的見證,更是精神的傳承。我們要做的,就是讓這些承載著屯墾戍邊精神的文物‘開口說話’,讓每一個走進這里的人能在與歷史的對話中汲取力量,讓愛國主義成為根植于血脈的信仰?!钡诰艓煱讞钍形幕w育廣電和旅游局文物處主任賈小剛表示。(完)

【編輯:付子豪】
發(fā)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(fā)言,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
本網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。 刊用本網站稿件,務經書面授權。
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Copyright ©1999-2025 chinanews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

評論

頂部